
抹胸是什么样子的?
古代广泛流传的春宫画显示少女们即使在进行房事时,仍然常常会着一种胸衣。即“抹胸”。
用宽布条或绣花的绸片,上抵腋下,下至肚脐,用一根绕过乳房的绢带系紧,绢带下不过胸。也有的抹胸式样稍有变化,前面紧扣。有如一抹微云掩住山峰,欲望半张着眼睛,迷朦之中透露出涩骨的春情。
现代抹胸。网络图
汉朝时称抱腹、心衣。“心衣”的基础是“袍腹”,“抱腹”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" 钩肩”及“裆”就成为“心衣”。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。平织绢是汉朝常用的内衣面料,其上多用各色丝线绣出花纹图案,且多以“爱情”为主题,很少出现素色面料。
魏晋时期称为两当。“两当”与“抱腹”、“心衣”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,“既可当胸又可当背”。材质多为手感厚实、色彩丰富的织锦,双层,内有衬棉。
到了唐代,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,称为“诃子”。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:唐代的女子喜穿“半露胸式裙装”,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,两肩。上胸及后背袒露,外披透明罗纱,内衣若隐若现,因而内衣面料考究,色彩缤纷,与今天所倡异的“内衣外穿”颇为相似。
宋代时正是命名为抹胸。用纽扣或带子系结。平常人家多用棉制品,俗称土布,贵族人家用丝质品并在其上绣以花卉。单的夹的,形式不一。
元代称为合欢襟。它的主要特点是由后向前系束。穿时由后及前,在胸前用一排扣子系合,或用绳带等系束。合欢襟的面料用织锦的居多,图案为四方连续。
明代称为主腰。外形与背心相似。开襟,两襟各缀有三条襟带,肩部有裆,裆上有带,腰侧还各有系带将所有襟带系紧后形成明显的收腰。
到了清代,被称为“抹胸”又称“肚兜”。上有带,穿时套在颈间,腰部另有两条带子束在背后,下面呈倒三角形,遮过肚脐,达到小腹。材质以棉、丝绸居多。
如今,抹胸称为女性内搭服饰不可或缺的,既可以给女性带来安全与舒适感,又可以散发迷人女人味。
[超站]友情链接:
四季很好,只要有你,文娱排行榜:https://www.yaopaiming.com/
关注数据与安全,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:https://www.ijiandao.com/

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
- 1 总书记激励巾帼之花绽放新时代 7904718
- 2 中方回应美威胁对华加征100%关税 7807995
- 3 暴雨大暴雨!明起气温将有大变化 7712364
- 4 为这些“中国名片”点赞 7618501
- 5 央视揭秘AI带货“李鬼” 7522714
- 6 王老吉:有病去医院 有事找法院 7424389
- 7 净网:2人摆拍悬赏20万寻恩人被拘 7333001
- 8 摊主女儿大口吃父母摊位剩食走红 7238034
- 9 气候越来越反常 北方不再“北方” 7142486
- 10 “美女博主”诱导策反100余人窃密 70462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