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日媒:日年轻人“无家可归化”蔓延
【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】据日本雅虎新闻网21日报道,7月19日,以解决青年劳动问题为目标的特定非营利组织 POSSE在日本厚生劳动省召开了记者会。根据对2023财年生活咨询记录的整理和分析,该组织提出年轻人“看不见的无家可归化”现象正在蔓延的问题,并向国家和地方当局提出了倡议。
厚生劳动省宣布,截至今年1月,全日本无家可归人数为2820人,为历史最低。相比2003年初次调查时的25296人大幅减少,似乎显示出政府在无家可归者的治理上取得了成效。然而,2023年度POSSE生活咨询窗口接受的304例年轻人(10岁至30岁)咨询中,有139例(占45.7%)咨询主体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。许多年轻人住在网吧或朋友家中,有些虽然还住在家里,但由于受到家庭虐待,无法安心生活。
图为一名男子睡在街边的长椅上。图源:日媒
报道称,POSSE显示的结果之所以跟日本政府给出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,是源于政府对无家可归者的定义与现实状况不符。根据2002年制定的《关于露宿者自立支援等特别措施法》规定,“无家可归者是指在城市公园、河川、道路、车站等设施中栖身并进行日常生活的人”,换言之就是将“无家可归者”定义为“流浪者”。然而现实当中,失去住处的人们并不只是生活在街头,还有在24小时营业的网吧、快餐店等处栖身的“网吧难民”,以及暂住朋友家的人。实际上,东京都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,每天约有4000“网吧难民”,仅这一项就超过了政府公布的无家可归人数的总和。然而这些人都不在国家统计调查的范围之内,是“看不见的无家可归者”。此前在POSSE生活咨询窗口表示自己正处于流浪状态的139名年轻人中,受父母虐待的占绝大多数,成为他们无家可归最重要的原因,而低工资和失业等劳动问题也是当下年轻人流浪的“助推因素”。
一名30岁的三重县女性长期遭受父亲的暴力对待,但是她在市立图书馆的工资每月仅有11万日元(约合5100元人民币),无法支撑独立生活,成为无家可归者。一名东京都20多岁的女性,幼年时被父母遗弃,又在儿童福利院遭受虐待,患上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。申请生活保护前的两周她被朋友赶出住所,只能在公园厕所过夜,每天靠一罐咖啡度日。她去申请生活保护时,又被告知若无固定地址,必须入住低收费住宿所作为申请条件。
对于无家可归的年轻人,日本社会上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:他们完全可以工作或者和父母居住。但实际情况是:有的人努力工作依然无法负担生活开销,有的人从小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,在家中没有容身之处。因此,POSSE代表表示,应该多关注年轻人的贫困,同时增加应对措施。日本政府主导的研究调查和行政部门对实际情况的掌握极为不足,急需采取对策。
责任编辑:任洁
[超站]友情链接:
四季很好,只要有你,文娱排行榜:https://www.yaopaiming.com/
关注数据与安全,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:https://www.ijiandao.com/

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
- 1 赋能“她力量” 中国在行动 7903953
- 2 朝鲜举行盛大阅兵式 7808904
- 3 中方强烈谴责美方无端遣返中国公民 7714207
- 4 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7619478
- 5 现在的锦旗也太“卷”了 7522062
- 6 “X世代”成为全球最高消费群体 7428286
- 7 美股直线跳水 7330517
- 8 商务部:中方反制美方是正当防卫 7232677
- 9 普京:俄已经掌握了一种新型武器 7142536
- 10 中国商人巴西遭抢劫 电脑挡下一枪 7041231